

更新日期:2019-11-20 03:02:49

該文章已查閱 780 次
導游考試知識點涉及面廣,知識量大,因此在備考復習階段,對于知識點的背誦記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為了考生們得到充分的鍛煉,方通網校導游證頻道按照章節分布為您整理了2019年導游證復習重點:《導游業務》第八章,幫助大家進行考前沖刺,請各位考生認真記憶以下知識點。
《導游業務》第八章語言技能
1.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它由語音、詞匯、語法構成。
2.狹義的導游語言,是指導游的口頭語言。廣義的導游語言,是指導游的所有具有一定意義并能引起互動的信號,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體態語言,其中主要使用的是口頭語言。
3.同其他語言相比,導游語言的特點是寬、活、美。
4.導游語言的美,一方面是客觀景物的美的直接反映,一方面是游客審美需求愿望的體現。由此觀之,導游語言的美,是由客觀景物的美和游客的審美需求共同決定的。因此,導游的導游語言不僅要體現美的要求,而且要有針對性的利用導游語言去引導游客發現美、認識美、欣賞美。
5.作為藝術,導游語言藝術同其他藝術具有共同的特征,即通過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思想感情;作為語言藝術,導游語言藝術同其他語言藝術具有相同的特點,即反映人們駕馭語言的能力和技巧,并給人美的享受。
6.口頭語言,是以說和聽為形式的語言,由語言、詞匯、語義、語法構成,從實用功能上分為交際用語和導游講解兩類。其中,導游講解最能體現職業特點和語言水平,也最具編譯功能和特點,使用頻率最高。
7.導游的口頭語言從用途上說,可分為演說型、介紹型、講解型、描寫型。演說型突出演講二字,用于導游演講比賽,特點一是語句整齊,語式一致;二是音節和諧,有節奏感。介紹型突出說明二字,用于景物的外形、歷史沿革、性能、功用的敘述和游覽日程安排的說明,特點是語句隨意、平和、通俗易懂。講解型突出解說二字,用于專有詞語的解釋、景觀的內涵及某種特有技能技巧的解說。描寫型突出描繪或描述,用于看似普通、平淡的景觀,既可以是自然景觀,也可以是人文景觀。
8.導游的口頭語言從表現形式上說,可分為獨白式和對話式。獨白式是指導游講、游客聽的方式,其特點一是目的性強,二是邏輯性強,三是針對性強。對話式是導游同游客之間交談的方式,如問答、商討,其特點一是語言簡潔,二是交談可視情況調整。
9.體態語言又稱類語言、態勢語言、動作語言、人體語言,分為3種:動態無聲的、靜態無聲的、有聲的。
10.首語,包括點頭和搖頭。姿態語,包括坐姿、站姿、步姿。
11.手勢語,包括握手語、招手語、手指語。運用手勢語時應注意:一要簡明易懂,二要與講解內容協調合拍,三要節制使用,四要避諱。
12.目光語的運用,應掌握如下要點:1)目光平視,視線停留在游客的雙眼與嘴部之間,連續注視某人一般在1-2秒內。2)視線接觸占全部時間的40%左右,超過60%和少于20%都是一種失禮。3)導游講解、致辭時,目光應正視和環視相結合。同個別游客交談時,目光以正視為宜。在室內,不戴墨鏡,室外也盡量少戴。
13.導游語言藝術是一門活的藝術,沒有固定格式。其目標是將以信息為主的口頭語言提升到具有較強說服力和較高審美價值的藝術高度。當然,效果取決于主觀、客觀兩方面的情況。
14.導游語言藝術的基本要求是:1)準確、適中。2)通俗、流暢。3)生動、靈活。
15.準確,是指導游語言的規范性和科學性,是導游語言藝術的基礎。表現在:語音準確、遣詞造句準確,內容準確。
16.適中,是指語言使用上要把握好度(分寸)。表現在:1)音量適度,以游客聽清為準。2)聲調、語調有節奏感。3)語速快慢相宜,適當停頓。4)語感有分寸。
17.語音,即說話的聲音,它是語言的物質外殼,包括音量、語調、語氣、語速。對導游的語音要求是,一要發音標準,二要口齒清晰。
18.決定導游音量大小的因素有:游客數量、所處環境、講話內容的重要性、導游站立的位置等。
19.語調,即說話的腔調,分為升調、降調、直調三類。陳述句用降調,疑問句用升調,表示興奮、驚訝用升調,表示肯定、傷感用降調,表示莊嚴、平靜用直調。
20.決定導游語速快慢的因素有:游客的情況、交談或講解的內容。
21.停頓,是指說話時的語音的暫時間歇,以強調語義、加重感情。使用停頓的情況有:一是語義停頓,二是暗示省略停頓,三是給游客預留思索的停頓,四是強調語氣停頓。
22.語感的分寸,表現在:1)語言表達要得體。2)用詞要文明優雅。3)遣詞造句上要用委婉、商量的句式。4)敬語、謙語的使用要適當。
23.通俗,是指語言的大眾化。表現在:1)口語短句化。2)避免使用冷僻、晦澀的詞語。3)充分考慮文化差異。
24.流暢,是指語言的連貫性。表現在:1)內容明晰(保證流暢的基礎)。2)運用邏輯思維。3)克服不良的口語習慣。
25.語言是思維表達的工具,而思維決定語言的表達。
26.邏輯思維,又稱抽象思維,是人在認識客觀事物過程中借助概念、判斷、推理來反映現實的思維方式。其中,概念,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它具有內涵和外延這2個邏輯特征。而,推理,是由已知的判斷(前提)推出新的判斷(結論)的過程,它必須遵守2個條件,即判斷(前提)是真實的和推理的形式是正確的。
27.為滿足游客的審美需求,導游首先應使其語言具有美感。這種美感不僅反映在語言內容上,也反映在表達方式上。
28.生動,是指語言的活力和感染力。為達此目的,導游應:1)恰當運用修辭。2)適當使用風趣幽默的語言。3)引用名言、名句。4)輔以體態語言。
29.比喻又稱譬喻,俗稱打比方,分為明喻、隱喻、借喻3種。而引用名言、名句,分為明引、暗引、意引3種。
30.比擬,分為擬人、擬物,其中擬人在導游語言藝術中最常用。
31.在導游講解中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既可喚起游客的想象力,又能較好的表現導游的情感,增強導游語言的感染力。運用夸張,注意一要以客觀實際為基礎,二要易于明白。
32.靈活,是指語言表達的機動性,要靈活運用表達方式,一要根據游客特征,二要根據不同情況。
33.總之,導游講解的語言有8個要。一要言之有物,二要言之有據,三要言之有理,四要言之有情,五要言之有禮,六要言之有神,七要言之有趣,八要言之有喻。言之有理體現的是思想性;言之有物、有據體現的是知識性和科學性;言之有神、有趣、有喻體現的是藝術性和趣味性,言之有情體現的是情感性,言之有禮體現的是文化修養。
課程報名咨詢:
學校地址:揚州市廣陵區汶河北路23號二樓方通教育(四望亭斜對面、萬家福向北300米門面路東)
咨詢電話:15380393582 方通馬老師(可加微信)、15380393580 方通吳老師(可加微信)
17351351823 小霞老師(可加微信)、17351353953 郭老師(可加微信)
公交路線:
[路線一]文昌閣車次:乘4路、4路(晚) 、6路、17路、20路、20路(晚)、23路、23路(晚)、27路、29路、 29路(晚) 、30路、37路、51路(晚)、56路、59路(晚)、60路(晚) 、62路、103路、潤揚旅游專線公交車至文昌閣站下(四望亭斜對面)
[路線二]石塔寺1路、1路(晚)、5路、17路、26路(晚)、26路、27路、30路、33路、33路(晚)、40路、51路(晚)、55路(晚)、59路(晚)、66路、66路(晚)、88路、103路、107路公交車至石塔車站下(下車沿文昌中路向東至汶河北路,沿汶河北路再向北步行300米即到)
[路線三]珍園4路 4路(晚) 26路 26路(晚) 32路 33路 33路(晚) 88路公交車至珍園站下(沿文昌中路往西至汶河北路,沿汶河北路再向北步行3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