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日期:2019-11-20 01:44:36

該文章已查閱 675 次
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歷史
道教的創立、傳播和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原始道教階段
東漢張陵(又名張道陵)創立“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
張角傳教,人稱“太平道”。此二者均屬早期道教。
(二)道教理論化階段
對道教理論化作出突出貢獻的是葛洪、陸修靜、寇謙之、陶弘景四人。
(三)道教兩大派系的形成階段
1.全真道
亦稱全真教或全真派。創始人為王重陽。教義方面,主張三教合一,以老子的《道德經》、儒家的《孝經》、佛教的《般若心經》為主要經典。
2.正一道
亦稱正一教或正一派,正一道的形成其實是江南道教的統一。
目前,我國北方道教宮觀多屬全真派,正一派則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區和臺灣省。
道教的基本教義
“道”原是我國先秦“諸子百家”中重要的哲學思想,道家的創始人李耳在其所著《老子》一書中,用“道”來解釋和說明宇宙萬物的變化,認為“道”是超越時空、無所不在的力量和永恒的存在,是天地萬物的根源。
1.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
2.樂生、重生、貴生
道教是四大宗教中惟一樂生、重生、貴生的宗教,認為“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大地大,有生乃大”。
道教的經典與標志
道教尊先秦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為教祖,將《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道教經典?!兜啦亍肥堑澜探浀涞膮R編,道教的標志為八卦太極圖。
道教供奉的對象
(一)尊神
1.三清: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合稱,是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玉清又稱元始天尊,;上清又稱靈寶天尊,;太清又稱道德天尊,亦稱太上老君。
2.四御
四御:1.玉皇大帝;2.紫微北極大帝;3.勾陳南極大帝;4.后土皇地祗
玉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祗俗稱“天公地母”。
3.日月星宿
二十八星宿及北斗星。
四方神即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四神。
4.三官
即天官、地官、水官。
(二)俗神
雷公、風伯,城隍、土地、山神,門神、灶神和媽祖,藥王、財神。還有關帝圣君、文昌君及道教守護神王靈官等。
(三)神仙
“八仙”——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道教宮觀
道觀的名稱有宮、觀、廟和道院等。
“觀”原是一種樓閣式建筑,建筑規模較大的、地位特殊的道觀稱為“宮”。比較小的道觀則稱為“道院”。
此外,如五岳廟、關帝廟、城隍廟、土地廟等也屬于廣義的道教宮觀。
道教常用的稱謂、儀式
道教對出家的道士一般尊稱“道長”,對女道士一般尊稱為“道姑”或“女冠”,也有的尊稱為“元君”。
道觀的負責人則稱為“監院”或“住持”。
道教的儀式,除了日常的早晚功課,還有大型的功德法事,統稱為“齋醮”。
中國的道教名勝
(一)道教名山
1.武當山
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云山被譽為“道教四大名山”。
1994年武當山道教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青城山
3.終南山
(二)道教名觀
道教著名的宮觀有北京白云觀、山西芮城永樂宮、江西龍虎山上清宮、福建湄州媽祖廟、四川梓潼七曲山文昌廟等。
1.白云觀
始建于唐代,白云觀為全真道第一叢林、龍門派祖庭,與終南山重陽宮、芮城永樂宮并稱為“全真道三大祖庭”。為中國道教協會所在地。
2.芮城永樂宮
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一組元代建筑。
永樂宮以舉世罕見的元代壁畫聞名于世。
龍虎山上清宮是歷代張天師的道場;
湄州媽祖廟是海內外媽祖廟的祖庭;
四川梓潼七曲山文昌廟是全國文昌廟的祖庭。
課程報名咨詢:
學校地址:揚州市廣陵區汶河北路23號二樓方通教育(四望亭斜對面、萬家福向北300米門面路東)
咨詢電話:15380393582 方通馬老師(可加微信)、15380393580 方通吳老師(可加微信)
17351351823 小霞老師(可加微信)、17351353953 郭老師(可加微信)
公交路線:
[路線一]文昌閣車次:乘4路、4路(晚) 、6路、17路、20路、20路(晚)、23路、23路(晚)、27路、29路、 29路(晚) 、30路、37路、51路(晚)、56路、59路(晚)、60路(晚) 、62路、103路、潤揚旅游專線公交車至文昌閣站下(四望亭斜對面)
[路線二]石塔寺1路、1路(晚)、5路、17路、26路(晚)、26路、27路、30路、33路、33路(晚)、40路、51路(晚)、55路(晚)、59路(晚)、66路、66路(晚)、88路、103路、107路公交車至石塔車站下(下車沿文昌中路向東至汶河北路,沿汶河北路再向北步行300米即到)
[路線三]珍園4路 4路(晚) 26路 26路(晚) 32路 33路 33路(晚) 88路公交車至珍園站下(沿文昌中路往西至汶河北路,沿汶河北路再向北步行300米即到)